您的位置: 太原买房 >太原楼市 >2018年房企或将沉船 盲目追求规模的是主因

2018年房企或将沉船 盲目追求规模的是主因

来源:攸克地产 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21 14:39:08
2018年起,盲目追求规模的房企或将沉船

年底了,不管大小,一线还是二线的房地产企业,都忙着定明年的任务目标。看着那些把任务定在“明年冲千亿”、“上两千亿”台阶的房企,攸克君真心捏着一把汗。

之所以这样讲,先来看几个大家都知道甚至耳熟能详的事情:

1.上了3000亿之后,万科已经不把规模挂在嘴边了,尽管心里对是不是名列前茅仍然在意,但已经没有原来那种强烈的当宇宙名列前茅冲动。

2.许家印先生把永续债都还了,不仅如此,还引来了若干轮战投,恒大杠杆率、负债率大幅度下降。回想前一年,恒大全国范围内大肆收购项目,于是,今年顺理成章,规模跃升,规模拿了个名列前茅,许家印先生因为股价上涨,也当上了首富。

3.孙宏斌的融创已经很长时间不买地了,甚至在*近几个月,并购的节奏也慢了下来。倒是吃下的万达项目,迅速启动去化工作。换句话说,孙宏斌先生的心思,一在乐视,二在卖房回款。

记得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时候,攸克君还曾取笑金融机构的朋友,“哭爹喊娘的日子才刚刚开始”。没成想,做金融的朋友笑着怼了回来,“那房地产哭爹喊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”。攸克君觉得有道理,但没想到,如此趋势,来得这么快,而其直接表现,就是关上了房企“冲规模”的窗子。

规模对于房企的诱惑力,不必多言——不想充千亿的房企,自然不是好房企。但是,规模却也是幻象,貌似是开发企业的能力锻造,但说到底,却要看资产市场的脸色,换句话说,首先是要靠天吃饭,其次再看耕种技法是否高超。在勤劳聪慧的农民,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,一样得不到好收成,不去要饭就不错了。

回头去看房地产企业上规模的历史,很有意思,你会发现,房地产企业快速“上规模”基本集中在三个阶段。名列前茅个阶段是2005~2007年之间。2007年那一年,万科的销售额头次突破了500亿大关;第2个阶段是2010年~2013年,同样是万科,在2010年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。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~2015年,这个阶段中,又是万科先破了2000亿大关,随后碧桂园、恒大纷纷迈过2000亿元的门槛。

对照这三个阶段,应该能够发现,房企快速上规模的阶段,基本是资产市场*活跃的阶段,其原因在于各种形式的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量增加。2005年~2007年,是*过热,及至引发了强力的宏观调控;2010年开始,则是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4万亿*计划的发酵期;从2013年开始,中国经济一度进入一个定向宽松时期,货币丰沛。

这三个时期,都贯穿一个主线,即*拉动。*沉淀于资产市场,但是,凯恩斯主义的*拉动,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。也就是随着资产规模的逐渐扩大,单位*量能够带来的*,越来越小。货币在市场中找不到更好的获利去处,于是,各种以各种方式流入了房地产。这几个阶段,就成为了房地产企业“上规模”的窗口期。

这三个阶段中,前两个阶段的表现,基本是信贷扩张——房地产市场*——房地产企业上规模。但是,第三阶段,则有所不同:供给侧改革的思路,已经开始注意到货币过于活跃对于资产市场的影响,因此,货币闸门并没有松,但是,通过各种所谓金融创新,在监管的空白或者交叉地带,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房地产市场。这一阶段,流入房地产的资金,不仅有正常的贷款,还有银行庞大的理财资金、信托归集的众多资金等。

因此,在这个阶段,房地产企业的规模,迅速又上了一个台阶。*终,在万科之后,出现了包括碧桂园、恒大等多家2000亿元规模的房企。这是中国资产市场一个真实的侧面写照。

郁亮常说,作为企业,万科从来不预测未来。很多人都觉得他说的是官话,实则不然。从恒大、碧桂园的经验看,谁都是“用好当下”才换来了规模的迅速提升。看看那两年,恒大永续债的不断增长,但在并购市场上却异常活跃。当然,还有那个以发短融产品著称的企业。在杠杆的时代加杠杆,顺势而为,作为商人,是*务实的选择。于是,就有了他们集体迈过2000亿的步伐。

但是,这样的窗口已经不存在了,保守一点说,是正在关闭。一方面,我们看到社会融资总额受到了严格管控,资产市场活跃不再。更关键的是,上周六开始,监管层开始对资管领域进行统一监管,各种眼花缭乱的通道业务都被堵死,而资管领域,实际上一直是开发企业在信贷收紧后,融资,进而拿地的渠道。道理是明摆着的:要冲规模,手里要有房源,有房源,就要有地,而没钱,买不来地。资管渠道被封堵后,银行理财资金变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通路被堵上了。

没有资产市场的水涨船高,房企怎么冲规模?这其中,有三个关键且致命的问题:

1.有没有钱买地冲规模?

2.如果有钱,那么用来冲规模的钱贵不贵?现在的答案是,贵。至少国内资金市场就是如此。

3.有没有足够的按揭贷款,在购买端消化“规模”,答案是,不乐观。一线城市市场供需关系有利,但信贷环境已完全不能乐观;三四线城市,虽然信贷要松一些,但是,市场供需关系,还是让人的心悬着。

之所以对许家印等企业家有些佩服,读懂周期的准确判断是重要的因素之一。换句话说,恒大、碧桂园等一干冲上2000亿元规模的企业,恐怕是较后一批上船的人,再往后,低成本(请注意,说的是低成本)顺利的“上规模”,恐怕已经不再现实了,因为,很显然,已经变天了。

所以,对于那些从今年年底才开始定任务并追求上规模的房企来说,他们很可能面临两个结局:

名列前茅,上规模的任务完不成,规模的台阶,没有迈上去;

第2,规模上去了,任务完成了,但代价、成本恐怕已经无法乐观,此时,规模会不会压垮一个企业,都很难说。

如果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,在这两个选项中,你会更喜欢哪个?

免责声明:此信息来源于攸克地产 ,版权归原作者。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,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(loupan@jiwu.com)。

推荐楼盘

中环领寓

住宅 在售

6500元/㎡

价格有效期:2024.01.02-2024.02.01

小店南中环/建面28-127m²

主力户型: 1居(4) 2居(3) 3居(2) 查看项目户型>>

项目位置:小店南中环街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南角

发送地址到手机>>

400-7638-577 038763

号码加密拨打,放心了解详情

中环壹号目前证件不全

买房交流群-22群(370)
  • 旧念何挽:中环领寓好不好?
  • C.yy:对比周边,性价比高
  • 约瑟:准备入手一套
  • 孔龙飞:中环领寓户型采光好
  • 黛子:你买了哪个户型啊
  • 小丸子:大家组团去看看呀
3069人正在热聊楼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