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0日,央行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2.20%,比之前的2.4%下降了20个基点。
这是时隔29个工作日之后,央行再次通过逆回购来释放流动性,而且利率下降20个基点,比上次下降时多降10个基点。
01大幅降低逆回购利率,释放了什么信号?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:
2019年11月18日,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5个基点,由2.55%降至2.5%;随后的LPR公布日11月20日,1年期LPR降低5个基点,5年期以上LPR降低5个基点。
2020年2月3日,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,由2.5%降至2.4%;随后的LPR公布日2月20日,1年期LPR降低10个基点,5年期以上LPR降低5个基点。
2020年3月30日,就是*近这次,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20个基点,由2.4%降至2.2%。随后的LPR公布日4月20日,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会怎样变动呢?
相信很多人心中都能猜个大概了, 降低LPR,大概率没跑了,而且幅度估计不会小。
02为何这次释放如此强烈的降息信号呢?
从外部来说,受疫情的影响,全球主要的经济体纷纷开启了货币和财政宽松的周期,美国这个超级大国,也一鼓作气将利率将至0,世界范围内的降息潮来了。
即使*近部分国家因为石油等闹得很不愉快,也在G20会议上求同存异,达成协议: 各国启动5万亿美元以稳定经济,我国有必要参与到全球协同的宽松计划中。
从国内情况来说,1-2月份,我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防疫攻坚战上。 3月份,随着道路的解封,经济开始慢慢恢复,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,但是离完全恢复元气,还是差了很大一截。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,三架都受损严重,
消费方面,疫情不仅损伤了老百姓的钱袋子,而且也降低了大家打开钱袋子的勇气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-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,同比名义下降20.5%,创下新低。
3月份,好不容易熬到国内疫情缓解了,国外却沦陷了,不知道疫情这只黑天鹅到底何时才能永远消失。这种情况下,很多人,消费不起,也不敢消费。
为了刺激经济,多地市长下馆子,逛书店,带头消费,发放消费券,如何扩大居民消费是个难题,难题何时能有答案,取决于消费何时能恢复。
从出口来看,1、2月份,国内疫情严重,无法开工,订单大量积压。
3月份,国内复产复工,准备铆足了劲大干一番的贸易公司却发现,订单一个接一个的退了,有的甚至前一天还在催单,第二天就默默取消订单了。
国外疫情严重,全球确诊超过70万例,美国接近14万例,多个国家开始抄作业“封国”。 东方封完西方封,彻底封死了贸易的路。
投资方面呢?很多中小企业,能活着都不错了,哪里还有钱投资。
经济面临的压力超过了2008年和2014年,谁来修复这三驾马车呢?
央行出手了。不仅是降息,一揽子宏观政策还在研究中,发行特别国债、专项债券等。
03会不会造成大水漫灌?
目前来看,继续开闸放水是必要的,但是闸口的方向肯定会调节,水的大概流向自然也会受到控制。一揽子政策工具中,大多都具有定向意味。
04降息之后,对股市、楼市意味着什么?
对于股市来说,资金面是宽松了不少,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更大,尤其是外围市场一直像过山车一样,让A股的走势也摇摆不定, 未来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对楼市来说,降息肯定是有好处的,但是没有大降息,房价就难有大动作,还是会以稳定为主。
但是,当前地方政府小动作不断,局部性的机会还是存在的。
建议大家, 疫情之后,买房要选发展前景好、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和区域,对于一些基本面没啥亮点的三四线城市,即使再有利好政策,优惠力度再大,也要谨慎。
相关推荐:
- 降息
- 房贷
- 利率